時事評論背景: 深化平安中國建設工作會議日前在江蘇蘇州召開。中共中央總書記、國家主席、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日前就建設平安中國作出重要指示。他強調,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,是改革發(fā)展的基本前提。多年來,政法綜治戰(zhàn)線深入推進平安建設,為保障人民安居樂業(yè)、維護社會穩(wěn)定、服務經濟社會發(fā)展作出了重要貢獻。 時事評論觀點:如何看待“平安中國建設”? 念平安、盼平安、報平安,是國人的樸素向往、真摯情懷。沒有平安,便沒有幸福生活;沒有平安,便會心神不寧;沒有平安,也無法描摹美麗未來。 試想,當悍匪周克華在蘇湘渝持槍搶劫殺人時,弄得人心惶惶,市民哪有安全感?當“舌尖上的安全”難以保證,地溝油跑上餐桌,又哪有幸福感?當孩子被拐賣,家長欲哭無淚,平靜生活被打破,談何安全?當你坐在家中,頻頻接到詐騙電話,個人信息安全并無保障,又哪會踏實?明乎此,便可感悟“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,是改革發(fā)展的基本前提”的深意,理解“建設平安中國,確保人民安居樂業(yè)、社會安定有序、國家長治久安”又是多么有必要。 事實上,早在2005年12月5日,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就轉發(fā)了《中央政法委員會、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關于深入開展平安建設的意見》,這是開展平安建設的綱領性文件,不僅闡述了平安建設的重要意義,還提出了平安建設的指導思想、目標任務、工作重點和主要措施。這幾年,平安建設從上到下如火如荼地開展。再聯系到“三訪三評”、“破案會戰(zhàn)”、“打四黑除四害”……可知公安機關順應民愿,守護平安。 數字為證。根據公安部的相關統計顯示:近年來,殺人、傷害、搶劫等嚴重刑事犯罪案件立案數持續(xù)下降,殺人案件每10萬人發(fā)案數為0.8起,低于世界公認治安最好的日本和瑞士,偵破率達到94.5%;2012年,偵破食品安全犯罪數9700余起,其中,95%是公安機關主動發(fā)現查處;2012年,查獲涉槍涉爆案件在上年降至歷史最低點的基礎上,同比又分別下降42%和27%……數字很枯燥,但最具說服力,這見證著公安機關的辛苦與努力,也意味著公眾更有踏實感。 當然,建設平安中國離不了破案率的提高,但不能僅僅盯著破案率。正如相關專家所稱,提升群眾的安全感,不僅在于破了多少案,判了多少人,還在于效率和質量高不高;不僅在于預防、減少了多少案事件的發(fā)生,還在于社會秩序好不好;不僅在于合法權益是否得到保障,還在于社會正義是否得到伸張、社會風氣是否好轉。平安中國,具有豐富內涵,人心向善,社會和諧,免于恐懼,祛除不安,更是人們期待的愿景。 還應該看到,隨著社會經濟發(fā)展,人們生活逐漸提高,隨之而來的是,人們更“挑剔”,比如更加追求生活品質,向往踏實安寧的生存狀態(tài),而與此同時,犯罪類型在增多,犯罪分子更狡猾;再加上面對復雜多變的社會現實,公安機關遭遇的挑戰(zhàn)更多,壓力更大,危險也更多,這就需要構建黨政領導、綜治協調、部門負責、社會協同、公眾參與的工作格局,形成平安建設的整體合力。
“群眾看政法,首先看平安”,平安是黨和政府必須提供的公共產品。而要描繪出國家富強、民族振興、人民幸福的壯麗圖景,實現民族復興,更需要平安作保障。平安中國,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;中國平安,每個人都能受益。 |